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8|回复: 1

不同公链、不同协议的数据分散在各处,格式五花八门,要想调出来用,光部署节点、写索引、清洗数据就够喝一壶的。Chainba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6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不同公链、不同协议的数据分散在各处,格式五花八门,要想调出来用,光部署节点、写索引、清洗数据就够喝一壶的。
Chainbase 盯上的就是这个痛点:做一个统一的多链数据基础设施,让开发者和 AI 系统能像调用普通 Web API 一样,直接拿到干净、标准化、可编程的链上数据。它不是简单的区块浏览器,而更像是 Web3 的“数据底座”,帮项目方和开发者省下大把的时间和算力成本。
核心功能
多链数据 API:支持以太坊、BSC、Arbitrum、Polygon、Sui、Aptos 等 80+ 公链,覆盖交易、合约、NFT、钱包等查询场景。

预制数据集:已经整理了 300+ 热门协议的数据集,像 DeFi 项目、NFT 市场、GameFi 链游等,直接调用即可,不用从头抓数据。
实时数据流:支持订阅链上事件,通过 Webhook 推送给应用,适合做交易提醒、安全监控等场景。
零基础上手:无需部署节点、搭建索引器,几分钟就能跑起来,开发周期从几个月缩到几天。
高可用性:官方承诺 99.9% SLA,延迟低,基本能满足金融级的实时性要求。
技术架构
Chainbase 底层用的是“四层架构 + 双链设计”。数据访问、协处理、执行、共识四层分工明确,数据处理与共识分离,提高吞吐量和安全性。
开发者可以用它的 Manuscript 脚本系统定义数据处理逻辑,这让它不仅是“给你数据”,而是可以在链下做一轮定制化加工,再推给应用。
共识层基于 Cosmos 技术,结合 EigenLayer 的再质押来提供可信计算能力,这种组合既保证数据安全,又能在负载高的时候扩容。
和竞品对比
The Graph:索引能力很强,但上手成本高,自己部署子图耗时长。
Covalent:API 方便,但链支持没这么广,且实时性一般。
Dune:数据可视化好用,但更适合分析,不是实时数据调用。
Chainbase 相当于把这几家的优点揉到一起——有多链覆盖、有 API 易用性,还有实时能力和 AI 友好度。

商业模式
Chainbase 的客户很明确:
项目方:需要展示资产、交易、价格等数据;
安全公司:做链上监控、风险预警;
数据科学家 / 分析平台:做研究、跑模型;
AI 应用:需要实时链上数据喂给大模型。
免费版能满足基础调用,高阶功能走付费订阅或按量计费,未来还会推全代币化结算。
C 代币机制
C 是 Chainbase 的原生代币,主要用途:
1.支付服务费:高级 API、专属数据集、实时流等功能需要用 $C 支付。
2.质押与奖励:节点需要质押 C 来参与网络运维,验证者也能获得代币奖励。
3.治理:社区可以用 $C 对协议升级、数据集标准化等提案进行投票。
代币分配会给生态激励、节点奖励、团队与投资人,但整体偏向长期释放,防止短期抛压。
生态现状
现在已经有 1 万+ 应用场景用 Chainbase 的 API,合作方包括 Keystone 钱包、NFTScan、GoPlus Security、Quest3 等。每天 API 调用量在数十亿级别,说明它在开发者圈子里的渗透率不低。
多链覆盖也做得很彻底,EVM 系列、Move 系列链甚至部分公链 Layer2 都能查。
风险与挑战
中心化程度:目前节点主要还是官方或指定合作方,去中心化程度不算高。
生态竞争:The Graph、Covalent 等老玩家有先发优势。
代币落地:C 的支付和质押机制需要真正跑起来,才能形成闭环。
如果说 Web3 生态是个神经网络,那数据就是它的神经信号,而 Chainbase 就像中枢神经系统——把各个节点的信号采集、加工、分发,保证信息流顺畅。对于做钱包、DeFi、NFT 平台、链上分析甚至 AI 应用的人来说,它的好处很直接:你不用管底层数据怎么爬、怎么清洗、怎么保持实时性,Chainbase 都帮你搞定,你只管用。@Chainbase Official #Chainbase $C
发表于 6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搞懂,这么好的一个币,怎么就涨不起来了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8-19 19:26 , Processed in 0.02728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