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|回复: 0

之前在 DeFi 和 GameFi 里折腾久了,我总觉得自己像个 “临时过客”—— 比如玩某个链游,前期肝任务、囤道具,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前天 0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之前在 DeFi 和 GameFi 里折腾久了,我总觉得自己像个 “临时过客”—— 比如玩某个链游,前期肝任务、囤道具,看着收益涨挺开心,可一旦游戏热度降了,流动性撤了,手里的道具立马变 “空气”,之前投入的时间和钱全打了水漂;在 DeFi 里挖矿也一样,早进的人赚得盆满钵满,后面进来的要么接盘,要么等池子枯竭只能认亏。直到接触 Somnia,我才第一次感受到 “长期价值沉淀” 的踏实 —— 在这里,我花的时间、建的场景、攒的身份,不会因为某个梦境不火了就清零,反而能在整个梦境网络里一直延续下去。
就拿我在 Somnia 里的经历来说吧。我之前用 AI 造了个 “星空咖啡馆” 的场景,一开始挺多人来打卡,每天能赚点分成。后来新的场景多了,我这个咖啡馆的热度确实降了些,要是在以前的 GameFi 里,这时候大概率就只能放弃了。但在 Somnia 里不一样,我把咖啡馆改成了 “星空补给站”,对接上了别人做的 “星际探险” 场景 —— 探险玩家路过时可以来补给,我还能从探险场景的收益里分一杯羹。更意外的是,我之前在咖啡馆里积累的 “店主身份” 也还在,新用户看到我是 “老店主”,会更愿意来我的补给站消费,慢慢的,补给站的人气又起来了。
这跟之前的 Web3 玩法完全是两种逻辑。以前不管是 DeFi 挖矿还是链游闯关,核心都是 “短期投机”—— 大家盯着的都是 “能不能快速套现”,没人真的在意生态能不能长久。但在 Somnia 里,你会不自觉地变成 “长期参与者”。比如我现在会琢磨怎么优化补给站的功能,会主动找其他场景的创作者合作,甚至会在社区里提建议,希望平台能加个 “场景互助” 的功能。因为我知道,我现在做的这些事,不是在 “赚快钱”,而是在给我的虚拟身份和资产 “攒价值”—— 今天搭的合作关系,明天优化的场景细节,都会变成我在这个生态里的 “家底”,越积累越值钱。
更关键的是,Somnia 让 “投入” 真的有了 “复利效应”。我认识个朋友,最早在 Somnia 里做了个 “古风书院” 的场景,一开始没什么人关注,他就慢慢迭代 —— 加了 AI 教书先生,能给用户讲古诗;又联动了其他创作者的 “古风市集”,让书院学生能去市集兑换道具。现在他的书院成了 Somnia 里的 “经典场景”,新用户进来几乎都会去打卡,他靠场景分成和周边合作,每个月都有稳定收益。他说:“以前在 Web3 里,投入和回报是‘一次性’的,现在是‘滚雪球’—— 你越用心,后面的收益越多,这种感觉特别踏实。”
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,Web3 说的 “用户拥有资产” 有点虚 —— 大部分时候,我们拥有的只是 “随时可能贬值的代币” 或者 “依赖项目热度的道具”。但 Somnia 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:用户的价值不只是 “花钱买币、花时间做任务”,更在于 “创造和积累”。你生产的内容、建立的连接、沉淀的身份,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,而且这些价值会跟着整个生态一起成长。就像我现在的 “星空补给站店主” 身份,随着 Somnia 的用户越来越多,这个身份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,未来说不定还能对接更多新场景,产生更多收益。
现在再回头看 Web3 的 “用户体验升级”,我觉得不是加个新功能、搞个新玩法那么简单,而是让用户从 “被生态消耗” 变成 “和生态共生”。以前我们是 “一次性消耗品”—— 项目方利用我们的流量和资金赚一波就走,我们要么跟风赚点,要么亏了离场;但在 Somnia 里,我们是 “生态共建者”,我们的每一点投入都会变成生态的一部分,而生态的成长又会反过来滋养我们的价值。这种 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 的模式,才是真的能留住用户、让生态走得远的关键。至少对我来说,终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“追着项目跑”,而是可以安下心来,在一个生态里慢慢攒属于自己的长期价值 —— 这种踏实感,比赚多少快钱都重要。
@Somnia Official   #Somnia   $SOMI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10-7 23:07 , Processed in 0.041685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