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0|回复: 0

Layer 2赛道现在可谓神仙打架,Arbitrum、Optimism占据头部,StarkNet靠ZK技术突围,HEMI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10-21 13:25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Layer 2赛道现在可谓神仙打架,Arbitrum、Optimism占据头部,StarkNet靠ZK技术突围,HEMI作为后来者,却能获得币安实验室、Breyer Capital这些顶级资本的两轮融资(累计3000万美元),还能在上线后快速实现12亿美元TVL,肯定有它的突围密码。在我看来,关键在于它选对了“赛道切口”——聚焦比特币生态的可编程化,这是其他Layer 2没真正啃下来的硬骨头。
首先是差异化的定位。其他Layer 2基本都在以太坊的框架内做扩容,本质是“以太坊的附属”,而HEMI把比特币和以太坊放在平等位置,做“两大生态的连接器”。这个定位太关键了,因为比特币生态正在爆发——Ordinals、Runes协议激活了千亿级BTC流动性,但这些资产缺乏应用场景,只能在链上转账或收藏。HEMI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,让BTC能直接进入DeFi市场,比如做质押、借贷、兑换,这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。
其次是开发者友好的生态设计。很多跨链项目技术很牛,但开发者用起来太麻烦,最终没人愿意落地应用。HEMI就聪明在兼容以太坊EVM,开发者不用学新语言,直接把以太坊上的成熟项目迁移过来,稍作修改就能调用比特币数据。它还推出了Hemi比特币工具包(hBK),里面有标准化的智能合约库,比如开发借贷协议时,能通过简单API验证比特币地址的资产余额,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。目前已有80多个开源项目基于hBK开发,覆盖DeFi、NFT、DAO等多个领域,这就是生态爆发的基础。
再者是用户端的“痛点解决”。普通用户玩跨链最怕两个问题:安全和成本。传统跨链桥要么依赖中心化托管,要么手续F高得离谱,还经常出安全事故。HEMI的Tunnels机制完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,用零知识证明实现无信任跨链,不用靠中间人,而且平均手续费不到0.1美元。测试网数据显示,它已经处理了690万笔比特币安全交易,没出过一次资产丢失问题。对用户来说,安全又便宜,自然愿意用。
还有资本和资源的加持。币安实验室领投这个点太重要了,不只是给钱,更给资源。HEMI上线了币安Alpha板块和现货交易,还加入了币安HODLer空投计划,这意味着能直接触达币安的千万级用户。而且币安的生态资源,比如BNB Chain的流量、Launchpool的流动性,都可能向HEMI倾斜。传统资本也在入局,比如特斯拉早期投资人的Breyer Capital,还有高盛系基金,这说明主流资本认可比特币生态基础设施的长期价值。
不过HEMI也面临挑战。比如比特币核心社区对“外部协议接入”的态度还不明确,虽然目前没反对,但后续如果有技术冲突可能会有阻力;另外,其他项目也可能跟进做比特币跨链,竞争会越来越激烈。但从目前看,HEMI已经抢占了先发优势,技术壁垒(hVM+PoP)和生态基础(10万+用户、50多个dApp)都已经建立起来。
在我看来,HEMI的突围逻辑是“找准增量市场+解决核心痛点+绑定优质资源”。Layer 2的竞争最终是生态的竞争,而HEMI瞄准的比特币可编程市场,是目前最大的增量池之一。如果后续能持续吸引开发者落地应用,激活更多BTC流动性,它很可能不止是Layer 2的新秀,更会成为连接两大生态的“超级枢纽”。当然这需要时间验证,但至少现在,它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。
#Hemi
@Hemi
$HEMI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11-23 11:42 , Processed in 0.03838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