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|回复: 0

Web2 时代,我们是数据的“被塑造者”:你浏览过什么、买了什么、点了什么广告,全都在画像中。但 Web3 时代反转了: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7-31 14:2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Web2 时代,我们是数据的“被塑造者”:
你浏览过什么、买了什么、点了什么广告,全都在画像中。
但 Web3 时代反转了:
我们变成了数据的拥有者,也是画像的主导者。
而主导的入口,就藏在那个每天点击无数次的动作:
连接钱包。
钱包连接 = 画像数据采集点
你以为只是连接签个名,
但其实: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哪些链你常用?(链偏好)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哪些合约你常交互?(应用偏好)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交互频率高吗?(活跃度)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曾经Mint过啥NFT?(内容偏好)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喜欢DeFi/游戏/社交哪个场景?(行为标签)
所有信息,WalletConnect 帮你沉淀为“链上人格”。
而这套“链上人格”,不依赖钱包本身、不依赖交易所,
只基于你真实的连接行为。
那 WCT 是干嘛的?
WCT 是这套人格数据的激活媒介。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你愿意授权项目访问你的偏好数据?→ 需消耗/抵押 WCT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你想用画像做链上广告定投?→ 使用 WCT 进入“画像市场”
        •        你愿意出售你某部分链上画像数据?→ 可设定 WCT 报价规则
它让链上画像数据从“碎片”变成“资产”
——你可以主动定义、主动授权、甚至主动变现。
举个例子:
未来你打开某个钱包连接页面,它会提示:
“我们希望访问你近30天连接记录,以推荐个性化投放机会。你将获得 8 WCT 激励。”
✅ 用户主导
✅ 数据可控
✅ 人格经济启动
这就是 WalletConnect + WCT 正在开启的新场景。
你愿意别人基于你的链上画像向你推荐内容/空投吗?
如果链上数据能主动变现,你会愿意授权吗?
你觉得链上的“人格画像”,会比 Web2 的广告算法更准吗?
#WalletConnect  $WCT
@WalletConnect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8-22 02:34 , Processed in 0.024010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