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|回复: 0

前段时间看@北漂民工的日常 在提示创新药风险,他其实一直在讲平替思维,在这个当口,大家不妨可以关注一下医疗器械。2025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8-8 12:39:3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段时间看@北漂民工的日常 在提示创新药风险,他其实一直在讲平替思维,在这个当口,大家不妨可以关注一下医疗器械。
2025年下半年,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窗口期。过去两年,行业受集采高压、医疗反腐及高基数影响,业绩承压。但从近期数据来看,趋势正悄然转变。
一是政策端的变化。 集采规则正在从“唯低价是图”向“质量+合理价格”转变,高值耗材与IVD降幅趋缓,利润空间得到修复。与此同时,国家药监局推动AI器械注册沙盒和特别审评,加快创新产品上市,医院设备更新政策也在释放需求。
二是业绩拐点的临近。 2025年二季度起医疗设备招标金额同比大幅回升,库存压力出清后,三季度有望迎来收入与利润的环比改善,部分龙头公司预计实现50%以上的高增长。
三是国产替代与国际化的共振。 从CT球管到人工晶体,国产化率不断提升,部分企业在高端设备上已形成技术与成本优势;同时,创新产品出海提速,海外业务增长超过70%的公司不在少数。
在这种背景下,医疗器械ETF(159883) 以A股龙头为核心,覆盖设备、耗材、IVD等多个赛道,受益于行业拐点验证与政策托底;而港股医疗ETF(159366) 则以更国际化的视野,纳入微创医疗、春立医疗等出海先锋,兼具估值修复与海外增长潜力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8-20 20:48 , Processed in 0.031897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