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5|回复: 1

很多回测都假设“下一笔成交按理想价执行”,忽略了信息到执行的时间差与喂价不确定性,我倾向先做一遍误差分解:把策略收益拆成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很多回测都假设“下一笔成交按理想价执行”,忽略了信息到执行的时间差与喂价不确定性,我倾向先做一遍误差分解:把策略收益拆成方向 α、信息延迟损失、置信区间惩罚与对冲残差四部分,用 Pyth 的历史价格与时间线复盘真实的“信息错位”成本,这样回测结果才不会在实盘里崩塌。


具体做法是给每笔历史信号配上“可用新鲜价”的时间戳与区间宽度,用最接近信号时间且仍在有效期内的价格作为执行基准,并按区间宽度对预期滑点做惩罚项,随后把对冲后的残差计入成本。若信号落在无新鲜价窗口,则标记为“应拒单”,策略收益中扣除这笔虚假成交,逼近实盘约束。

我会输出三张报告。其一是“信息延迟成本曲线”,告诉你在不同延迟下的收益侵蚀率;其二是“区间宽度→失败率/拒单率”的映射,帮你决定只减仓与熔断阈值;其三是“回补对冲的残差分布”,评估事务内更新与篮子分批的效果。只有这三张收敛,你才算真的理解了策略在 Pyth 约束下的上限与下限。

我的看法
回测的核心不是把历史收益做高,而是把实盘中的约束与成本做全。把新鲜度与置信区间嵌进回测,很多“回测无敌”的策略会变得朴素但可靠,这反而更有价值。

结论
用可复现的时间线与区间惩罚把“信息错位”显式化,再把拒单与只减仓纳入收益核算,你得到的是能落地的策略而不是幻觉曲线。Pyth 提供的可解释不确定性,正好是把回测拉回现实世界的那只手。


@Pyth Network  #PythRoadmap  $PYTH
发表于 昨天 0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btc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9-15 04:20 , Processed in 0.033699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