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|回复: 0

末去逛了火热的WAIC(2025),人多到把整个世博园区都堵住了。在现场确实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,正处于如火如荼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7-28 11:4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末去逛了火热的WAIC(2025),人多到把整个世博园区都堵住了。
在现场确实能够感受到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,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关键阶段。从大模型到国产算力链、从具身智能到人形机器人,真的是眼花缭乱。
但总得来说,我个人觉得还差一口气,但我想,这一口气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继续发展的动力。
这一口气就在于,没有特别震撼的新核心技术横空出世,华为的昇腾384超算节点,寒武纪、摩尔线程这些厂商也都在推进自己的芯片路线,但它们更像是补齐“短板”的努力。不像deepseek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鲜感,开辟一条全新的时代通路。
换句话说,我们能看到一层一层的台阶在搭建,但缺乏那个能让所有人屏住呼吸的“巨浪”式突破。
也正因为如此,这种“差一口气”的状态,反而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——因为台阶正在一步步堆高,当那口气真的来了,中国的AI产业或许会一下子跃上一个全新的层级。
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如何分享这条“台阶越堆越高”的产业红利?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用工具,把趋势纳入资产配置里。比如人工智能ETF科创(588760),它就把大模型、算力芯片、智能终端这些赛道的核心公司装进了一个“篮子”,覆盖从基础算力到应用落地的完整链条。与其自己盯盘追热点,不如定投这样一只ETF,既能跟上中国AI产业的长坡厚雪,也能用一篮子股票去分散个股波动的风险。
目前人工智能ETF科创(588760)最新规模超过10亿元,是同类品种中规模靠前的,交易起来也比较便捷。当然,也要提醒一点:从发展阶段看,中国AI还在“打地基”的阶段,更多是铺设算力、算法和应用生态的基础设施。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,整个产业既有可能迎来厚积薄发的爆发期,也可能在技术、商业模式和监管上经历曲折反复。588760能帮投资者更便捷地参与这一进程,但也无法回避行业本身的波动和不确定性,投资者还是要更审慎的参与。收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币巴宝

GMT+8, 2025-8-22 02:02 , Processed in 0.025073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